专委首页 >> 领域动态

大模型与生成专委会首次进高校暨GenTalk真知论坛成功举办!

  2024年3月30日,由大模型与生成专委会主办,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共同承办,湖南镁拓科技有限公司独家赞助的大模型与生成专委会首次进高校暨GenTalk真知论坛在湖南长沙顺利举办,论坛报名人数超400人,线下参会人数超200人。本次论坛聚焦预训练大语言模型与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涵盖预训练大语言模型的多模态学习、安全与对齐、智能体构建、能力评测等多个前沿研究方向。论坛邀请到国内资深专家以及青年学者进行分享与交流,期间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了大模型相关领域的前沿研究问题、最新技术、发展趋势和应用实践,收到参会者的一致好评。

  3月30日上午9点,论坛于圣爵菲斯大酒店金鹰厅正式开幕。论坛首先由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孙乐秘书长和大模型与生成专委会张民主任为论坛开幕式致辞。

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孙乐秘书长致辞

大模型与生成专委会张民主任致辞

  开幕式结束后,本次论坛的首个环节是“特邀专家报告”,邀请了领域内多位知名专家进行主题分享。本次报告由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李东升教授与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大模型与生成专委会李国东副主任主持。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李东升教授主持

大模型与生成专委会李国东副主任主持

  报告的第一场分享是由清华大学黄民烈教授带来的“大模型的超级智能与超级对齐”,围绕大语言模型尤其是中文大语言模型、对话系统的安全性和超级对齐问题,分享其在弱到强泛化、规模化监督、自动红队测试、对齐学习等方面的工作。

清华大学黄民烈教授作特邀报告

  第二个报告由国防科技大学刘新旺教授为大家带来“聚类分析的理论方法及应用”,介绍了其课题组在多视图聚类的融合机理、非完整多视图聚类、深度聚类等方面取得的系列性创新成果:建立了如何充分利用不同类型特征来改进聚类性能的新理论、提出了面向聚类填充来应对非完整多视图聚类的新方法、探索了从原始数据中学习特征来最优地服务于聚类的新应用等,并表明其课题组拟开展持续聚类分析以应对数据的动态变化。

国防科技大学刘新旺教授作特邀报告

  上午的最后一场专家报告是由复旦大学邱锡鹏教授带来的“大模型:从单模态到多模态演化”。围绕“一系列多模态大语言模型的工作都是接受多模态输入,产生文本输出的范式,没有产生多模态输出的能力”这一现象,邱锡鹏教授介绍了一种以语言为中心的统一多模态框架AnyGPT,它将所有模态都转换为离散的符号序列,这样每个模态都是一个新的语言,从而让大语言模型实现了模态之间的知识对齐和融合,能够实现既能接受跨模态输入,也能产生跨模态输出。

复旦大学邱锡鹏教授作特邀报告

  论坛报告期间,来自各个高校、企业的参会人员汇聚在一起,共同聆听这场学术报告。报告嘉宾与参与人员之间也进行了充分交流。

报告嘉宾与参与人员充分交流

  本次论坛的第二个环节是“青年学者论坛”,邀请了多位青年学者分享各自的研究方向。本环节由南华大学刘永彬副教授和中南大学李芳芳教授主持。

  首先由苏州大学陈文亮教授进行题为“Mirror: 面向信息抽取任务的统一框架”的报告分享。他指出,由于数据格式和任务变化的多样性,信息抽取不同任务间的知识共享一直比较困难。针对这一挑战,其团队将信息抽取任务重新组织为统一的多槽元组抽取,并提出了一个通用框架Mirror,具有极高的通用性,不仅支持复杂的信息抽取任务,还支持机器阅读理解和分类任务。

苏州大学陈文亮教授进行报告

  第二场分享是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丕绩教授带来的“基于LLMs的脑编解码技术研究”。他围绕脑编解码技术介绍了自己在该方向的工作:其团队分析了目前脑编解码工作的不足,设计了基于LLMs的脑语义编码分析以及语义联想现象的探究,并提出了细粒度信息增强的脑解码技术。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丕绩教授进行报告

  第三场分享由中南大学覃立波教授带来“跨语言、跨模态思维链研究”。他针对大模型的“思维链能力”这一话题,首先详细介绍了大模型思维链研究的发展脉络,并分享了他们在跨语言、跨模态思维链上的一些探索。

中南大学覃立波教授进行报告

  第四场分享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柯沛博士后带来的“大模型的生成质量评价”。他围绕大模型生成质量评价的核心问题和挑战,从数据和方法两个层面介绍了该方向的前沿研究工作,同时探讨了如何通过直接优化评价指标的方式在解码阶段提升大模型的生成质量。

清华大学柯沛博士后进行报告

  最后的一场分享是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户保田副教授带来的“大模型驱动的智能体研究”,探讨了大语言模型驱动的智能体研究以及核心机制和自主研发,揭示了其在开发能够理解和生成类人文本复杂智能体方面的基础作用。他还介绍了混合专家(MoE)架构的研究进展,并重点介绍通过专门的子模型增强大语言模型方面的创新应用,进一步探讨了多智能体间合作和博弈解决复杂任务的潜力。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的户保田副教授进行报告

  在五场青年学者报告之后,论坛迎来了最后一项内容:圆桌讨论。中南大学李芳芳教授主持,和苏州大学李俊涛、南华大学刘永彬、苏州大学周夏冰、中南大学段俊文等4位老师一起针对“大模型时代的NLP领域发展”这一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讨论的具体议题包括:

  (1)“大模型时代,NLP领域未来还有哪些可挖掘的方向?”
  (2)“大模型时代,传统任务还有必要研究吗?”
  (3)“大模型时代,什么样的数据是需要被关注的?”

  本次讨论聚焦于当前大模型时代NLP领域的发展趋势,探索未来发展的可能性,现场气氛热烈,收到参会者的一致好评。

五位老师在进行圆桌讨论

  会议最后,由户保田副教授代表本次论坛所有与会人员向独家赞助商湖南镁拓科技有限公司进行颁奖以示感谢并合影留念。国防科技大学田植良老师代表本地组委会对本次论坛进行总结,向各位参会学者表示感谢,并宣布论坛圆满结束。

户保田副教授向湖南镁拓科技有限公司代表颁发感谢奖状

田植良老师对本次论坛进行总结

  本次论坛为国内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专家和青年学者提供了交流平台,针对大模型时代下的多个研究方向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希望通过本次论坛促进学术交流,大胆探索未来发展可能,从而产生更多对领域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优秀成果。

部分与会代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