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论坛六:教育大模型

分论坛日程

时间 报告人 单位 报告题目
09:00 - 09:05 江波 华东师范大学 开场介绍
09:05 - 09:35 黄涛 华中师范大学 主旨报告一:大模型赋能学习认知计算
09:35 - 10:05 刘子韬 暨南大学 主旨报告二:多模态教育大模型赋能个性化学习的研发与实践
10:05 - 10:35 况琨 浙江大学 主旨报告三: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行动与实践
10:35 - 11:05 周爱民 华东师范大学 主旨报告四:教育大模型与教育创新实践
11:10-11:55 黄涛、刘子韬、况琨、谈飞 / 圆桌论坛:教育大模型的价值对齐与安全可信
11:55-12:00 周爱民 华东师范大学 论坛总结

主席简介

sub-forum-invited

周爱民(华东师范大学)

个人简介:周爱民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院长、上海创智学院全时导师,上海市智能教育IV类高峰学科建设负责人。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人工智能、智能教育等。发表SCI一区/CCF A类期刊会议学术论文80余篇,相关成果谷歌学术累计引用12000余次。担任SWEVO、CAIS、CJE、计算机教育等期刊副编或编委。主持上海市“教育大模型研究专项”等项目。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奖项、宝钢优秀教师奖、高校计算机专业优秀教师奖励、上海市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爱思唯尔2020-2024年度中国高被引学者等奖励或称号。

讲者简介

01 大模型赋能学习认知计算

sub-forum-invited

黄涛(华中师范大学)

个人简介:黄涛,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宁夏师范大学学术副校长,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教育数字化、学习认知计算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类项目,研究成果发表在教育研究, IEEE Trans. Learn. Technol.、Knowl-Based Syst等高水平期刊上。

演讲概要: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教育大模型正成为推动智能教育体系变革的重要力量。报告聚焦教育大模型与学习认知计算的融合创新,系统探讨如何以认知诊断理论为核心,借助大模型的推理与生成能力,构建智能时代下学习认知计算新方法。从国家战略与教育变革的宏观视角切入,分析学习认知计算的现实挑战,探讨学习认知计算的演进趋势以及大模型技术如何赋能学习认知计算。最后,展望大模型赋能的学习认知计算的未来发展。

02 多模态教育大模型赋能个性化学习的研发与实践

sub-forum-invited

刘子韬(暨南大学)

个人简介:刘子韬博士,现任暨南大学广东智慧教育研究院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场景的应用。在NeurIPS等人工智能领域顶级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国内外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刘子韬博士主持和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等多项科研工作。同时,刘子韬博士担任国际人工智能教育协会执行委员和第25届国际人工智能教育大会(AIED 2024)程序主席,其研究成果获得了包含CCTV新闻联播、CCTV正点财经、人民网、新华网等多家新闻媒体的报道。

演讲概要:本报告聚焦多模态教育大模型在个性化学习中的研发与实践,介绍其在文本、语音、图像等多源数据融合处理及智能推荐、学习行为分析等方面的创新成果。通过典型案例展示其在支持精准教学、提升学习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方面的应用成效,为智慧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03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行动与实践

sub-forum-invited

况琨(浙江大学)

个人简介:况琨,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人工智能系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因果推理、因果可信学习和智慧司法。在Cell Patterns, TPAMI, TKDE, ICML, NeurIPS, KDD等相关领域顶级期刊及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作为项目/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曾获ACM SIGAI中国新星奖,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演讲概要:从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起源切入,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详细介绍浙江大学在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方面的经验与做法,旨在为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04 教育大模型与教育创新实践

sub-forum-invited

周爱民(华东师范大学)

个人简介:周爱民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院长、上海创智学院全时导师,上海市智能教育IV类高峰学科建设负责人。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人工智能、智能教育等。发表SCI一区/CCF A类期刊会议学术论文80余篇,相关成果谷歌学术累计引用12000余次。担任SWEVO、CAIS、CJE、计算机教育等期刊副编或编委。主持上海市“教育大模型研究专项”等项目。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奖项、宝钢优秀教师奖、高校计算机专业优秀教师奖励、上海市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爱思唯尔2020-2024年度中国高被引学者等奖励或称号。

演讲概要: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推动全球教育体系进入第三次重大变革期。作为这一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教育大模型已成为重塑未来教育格局的关键工具。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大模型,对于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人才、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基因、实现教育公平与高质量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在上海市的统筹部署下,由华东师范大学与上海创智学院组建联合攻关团队,汇聚全市力量,成功推出“启创•InnoSpark”教育大模型1.0版。该模型具备自主知识产权,聚焦于中国价值观塑造、创造力培养和因材施教等核心功能,标志着我国在教育大模型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本报告将系统阐述启创教育大模型的技术架构与创新路径,分享其在课堂教学辅助、跨学科教案生成等场景中的应用成果。

05 圆桌论坛:教育大模型的价值对齐与安全可信

sub-forum-invited

谈飞(华东师范大学)

个人简介:谈飞,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语言智能及其在安全、教育、智能体等领域的应用。先后于香港理工大学、美国Adobe/Yahoo及商汤科技等机构任职。 近五年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ACL/EMNLP等主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30余篇,相关成果被多家主流媒体及NSF报道,并集成至NIH及美国国防部系统中。曾共同领导商汤科技“日日新”系列基座及其通用中文及金融大模型的研发。获上海市重点产业领域人才专项奖励。